12月24日,一只雌性中华秋沙鸭在四川省达州市州河通川区段水域栖歇、戏水。它时而在水中礁石上安静地休息,时而在水中畅快游泳,时而用喙优雅地梳理羽毛,与水中的野鸭、鸬鹚等水鸟相处和谐。 中华秋沙鸭,最典型的标志是脑后长有蓬松的羽冠,胁羽上有鱼鳞状斑纹,俗名鳞胁秋沙鸭。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古老物种,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,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,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。数量极其稀少,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。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,被称为鸟类中的“活化石”,又有鸟中“大熊猫”之称,与大熊猫,华南虎,滇金丝猴齐名。被列入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·鸟类》稀有种、《华盛顿公约》附录一Ⅰ级保育类、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濒危(EN)。 近年来,四川达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用好“河长制”,做活“水文章”,河道水质明显改善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前来栖歇停留或安家落户。
2025-03-23
2025-03-12
2025-02-21
2025-02-20
2025-02-18
2025-02-18
2025-02-14
2025-02-12
2025-02-05
2025-01-25
本网站所有协议图片及素材均由本公司或版权所有人授权发布,如果您侵犯了该图片素材或素材的知识产权,新华社有权依据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标准或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标准要求赔偿,且有权不以本网站发布的图片授权价格作为参考标准。
copyright © 2019 www.cicphoto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刊登的各种图片及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新华社中国图片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。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
京ICP证010042号 | 京ICP备13027514号-1 | 可信网站认证 | 京公网安备:110402440034号 | 网上传播视